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颍亭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颍上风烟天地回,颍亭孤赏亦悠哉。
春风碧水双鸥静,落日青山万马来。
胜概消沉几今昔?中年登览足悲哀。
远游拟续骚人赋,所惜忽忽无酒杯。
 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颍水之上风烟迷漫,寥阔的天地默默地旋回,我来到颍亭独自观赏,悠然自得。
春风拂面,河水澄碧,鸥鸟恬静,落日映照着起伏的群山,就好似万匹骏马飞奔而来。
美景良辰渐渐隐没,古往今来有多少沧桑迁改?中年的我来此登览,更觉时光荏苒,悲从中来。
远游他乡的我,有心续写骚人的辞赋,只可惜匆匆而来,没有酒可助兴。

注释
颍(yǐng)亭:在今河南登封,地处颍水上游。
颍上:颍水之上。颍水,河名,源出嵩山西南。
孤赏:独自观赏。
悠哉:闲适的样子。哉,语气词。
万马来:比喻群山起伏,如万马奔来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金哀宗正大二年(1225),元好问辞去权国史院编修的职务,返回登封,来到颍亭游览,游览时写下该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郑力民译注.《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元好问诗选译 修订版》.凤凰出版社.2011.05.第57-59页

赏析

  这首诗的首联生动地描绘出颍亭那倚山带水的地理形势,烟云草树的秀丽景色。在这样的地方建亭作为游赏之处,确是意趣超然。无怪元好问一个人也来“孤赏”。

  颔联写景极妙,上句写水,色彩碧绿,是春风所染;下句写山,色彩苍青,因为有落日斜晖。两种景物一小一大,一优美一雄壮,交相辉映。“双鸥静”是实写,所谓“静”是相对而言的,是悠闲自若的样子,是“动”的一种形态;“万马来”是比喻,是虚写,是群山峻岭给诗人意识中造成的印象,有万马奔腾的气势,实则是事物的静态。以静写动,以动写静,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。

  颈联用“胜概”这一美丽的景色,来表示美好的生活。自金宣宗兴定五年(12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首联生动地描绘出颍亭那倚山带水的地理形势,烟云草树的秀丽景色。颔联写景极妙,上句写水,色彩碧绿,是春风所染;下句写山,色彩苍青,因为有落日斜晖。颈联用“胜概”这一美丽的景色,来表示美好的生活。尾联写对时遭离乱的感叹,有很深的社会内容。全诗运用对比手法,把一般的修辞格转化为创造诗歌形象的艺术表现方法,从而描绘出一种意境,获得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尤其是全诗第三、四句,以静写动,以动写静,造成强烈的反差,有很强的艺术效果。

元好问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代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 925篇诗文  476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玉楼春·惊沙猎猎风成阵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惊沙猎猎风成阵,白雁一声霜有信。琵琶肠断塞门秋,却望紫台知远近。
深宫桃李无人问,旧爱玉颜今自恨。明妃留在两眉愁,万古春山颦不尽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太常引·官街杨柳絮飞忙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官街杨柳絮飞忙。鞍马送年芳。诗兴更教狂。算能醉、花前几场。满城桃李,一枝香雪,不属富家郎。风雨没商量。快来与、梨化洗妆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乙酉六月十一日雨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一旱近两月,河洛东连淮。
骄阳佐大火,南风卷黄埃。
草树青欲乾,四望令人哀。
时时怪事发,雨雹如李梅。
我梦天河翻,崩腾走云雷。
今日复何日?駃雨东南来。
元气淋漓中,焦卷意已回。
良苗与新颖,郁郁无边涯。
书生如老农,苦乐与之偕。
闾阎闻吉语,一笑心颜开。
酉年酒如浆,乾溢安能灾。
惟当作高廪,多具尊与罍。
家人笑问我,君田安在哉!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